2020年11月6日,四川綿陽75歲的“學霸奶奶”李啟君收到漢語言文學專業專科畢業證書,通過5年自考過了12科,圓了自己的大學夢。有人可能會說,這么大年紀了,學習沒什么用,不要說拿的是大專文憑,就算本科畢業生,現在社會競爭那么激烈,也很難生活好。
確實,現實的年輕人,生活不容易,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否定學習的益處,更重要的是,我們從這位"學霸奶奶"身上,看到了夢想的力量。奶奶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希望,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
李啟君奶奶18歲時生了一場重病,讓成績優異、愛好文學的她與高考失之交臂。在70歲時,李奶奶因一次偶然的機遇,下定決心,報名參加了四川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5年時間,李奶奶自學通過了12門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考試,并順利通過論文和答辯,最后拿到大專畢業證書,重拾少女時代的夢想。
李奶奶說:"這是我一個人的戰斗啊!我的少年時代是有缺憾的,并不是因為成績差或者笨才上不了大學。人生就這一次,我不想留下任何遺憾。"
我想,李奶奶的這番話,可以成為我們努力前行的動力。
因為只要心中還有希望,什么時候都是開始的最好時機。
1、"這是我一個人在戰斗啊!"——夢想的力量
對于李奶奶來說,重拾少女時代的夢想,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其實她在為自己而戰。
因為自己的夢得自己圓,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為自己的一生負責,不留遺憾在人間,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每個人對自己人生意義的"定義"是不同的,問題是,"你是怎樣定義的?"
想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前進的動力。明確自己的人生意義,才能活得通透,因為那是夢想的力量。
2、"制定周密的學習計劃,嚴格執行"——行動的力量
夢想,不是只"想想"就能實現的,還需要真正的行動。
李奶奶為了自己的大學夢,制定了周密的學習計劃,并嚴格執行。她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簡單吃過早飯就開啟了一天的學習。除去中午休息的一個半小時,以及晚飯后看電視、讀報紙,其余時間都用來學習,正是這樣的自律,才保證了高效的學習時間。
對于追夢的人,缺少夢想,或許并不是重要的,關鍵的是沒有持之以恒的耐力,畢竟,"學習"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因為走出舒適區,會有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是人焦慮不安的原因。
李奶奶在70歲時開始學習,為夢想而戰,這不僅展現行動的力量,還見證著生命的意義。
她每一次走進考場,周圍的年輕考生都會投來驚訝的目光,但之后滿眼都是敬佩和感動,我想,那些時刻的她,也為自己的行動感到驕傲。
敢于追夢的人,都自帶光芒。
3、追夢的人,永遠"年輕"——時間的力量
說到夢想,有人可能還有疑問,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談夢想就像癡人說夢,沒辦法實現,其實并不是這樣,75歲的李奶奶讓我們看到了時間的力量,并不是因"年輕"才發揮作用,而是從"開始"那一刻,力量便呈現。"現在"永遠都是開始的最好時機。
李奶奶的文學夢,始于小學五年級,那時她的一篇作文習作,被登在《中國少年報》上,還被班主任在全班誦讀,這給了她莫大的鼓勵。半輩子光陰里,李奶奶堅持寫作。李奶奶說:“寫作是對生活的記錄,是情緒的表達,是思想的總結。”她計劃繼續寫文章,想把她這輩子的人生經歷,和身邊人的奮斗故事寫出來,鼓舞年輕一代。
追夢的人,永遠“年輕”
你有大學夢嗎?你在自考的路上還在堅持嗎?你是否已經圓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