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的《教育心理學》考試內容是需要考生反復去記憶的,下面,小編整理了自考《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教學設計,我們一起來看看,希望對各位考生有幫助。
第一節設定教學目標
01、教學目標及其意義
1、概念:
教學目標:期望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學習成果。
2、含義:
①教學效果的測量與評價
②教學策略的選擇
③引導學生學習
02、教學目標分類(Bloom)
1、認知目標(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
2、情感目標(接受、反應、價值形成、組織價值體系、價值體系個性化)
3、(技巧、洞察力、準確性)
03、教學目標的表達
1、行為目標
2、心理學與行為學相結合的目標
04、任務分析:將教學目標分解為相互關聯的子目標的過程
第二節組織教學過程
基本要素:教學項目、教學方法、教學媒體、課堂教學環境
01、教學事項:教師安排的程序性事項(加涅)
1、引起學生的注意
2、快速教學目標
3、喚起以前的經驗
4、當前教學內容
5、提供學習指導
6、表現出學習行為
7、及時反饋
8、評估學習成果
9、加強記憶和學習遷移
02、教學方法
1、定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采取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
2、基本教學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課堂問答法;實踐;引導法;討論法;實驗法;游戲法;參觀法;實踐作業法
03、教學媒體
使教學遵循:經驗的直接行動表征、經驗的形象表征、經驗的符號表征
04、課堂教學環境
課堂物理環境、課堂社會環境
第三部分選擇教學策略
01、定義:教學策略是指教師為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切活動和計劃,包括教學項目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環境的設置、師生互動的設計等
02、教師指導下的教學策略
03、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如下
(1)發現教學
1、定義:又稱啟發式教學,是指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活動發現相關概念或原理的教學策略。
2、教學設計四原則(布魯納)
①教師應向學生清楚地說明學習情況和教材的性質
②有必要根據學生的經驗組織教材
③根據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合理安排教材的難度和邏輯順序
④確保教材難度適中,保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
(2)情境教學
意義:是指在特定的知識運用情境下,進行知識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3)合作學習
1、定義:它是指學生積極合作學習而不是教師主動合作的教學策略
2、設計實施的五個特點:
①分工協作;密切合作;各自努力;社會互動;群體過程
04、個性化教學:
1、基本鏈接:
①診斷學生的初始學業水平或學習不足;
②提供師生之間或機器與學生之間的一對一通信;
③引進有序、結構化的攤位教材,其次是實踐與實踐;
④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
2、經典模式
①程序教學(創始人:百里茜,最大貢獻:斯金納)
②計算機輔助教學
③掌握學習(布魯姆)
以上就是關于“自考《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教學設計”的相關內容,如果你對自考還有其他疑問,或有提升學歷的相關需求,皆可找我們的在線老師咨詢,與老師線上一對一溝通更能準確高效解決問題。
自考報名,獎學金領取,自考加分政策,往年真題。咨詢在線老師就可領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