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行政法學試卷
(課程代碼00261)
更多自考真題及答案,可以關注“四川自考真題”欄目,也可以聯(lián)系在線老師免費獲取全套真題及復習方法!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l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在現(xiàn)代民主國家,行政權的合法來源是
A.君主 B.政黨
C.憲法和法律 D.法院
2.行政機關行使職權過程中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發(fā)生的行政法律關系是
A.內部行政法律關系 B.外部行政法律關系
C.民事法律關系 D.刑事法律關系
3.下列關于行政主體的表述,錯誤的是
A.行政主體是享有國家行政權的組織
B.行政主體是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的組織
C.行政主體是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組織
D.公務員可以成為行政主體
4.法律規(guī)定警察在依法執(zhí)行緊急任務情況下,遇到交通阻礙時可以優(yōu)先通行。這體現(xiàn)了
A.行政司法權 B.行政先行處置權
C.獲得社會協(xié)助權 D.行政強制執(zhí)行權
5.下列屬于依申請行政行為的是
A.行政強制 B.行政征收 C.行政許可 D.行政處罰
6.下列關于行政行為無效的法律后果的表述,錯誤的是
A.行政相對人不受該行政行為約束
B.行政相對人只能向人民法院請求宣布該行政行為無效
C.有權國家機關可在任何時候宣布該行政行為無效
D.行政行為被宣布無效后,對行政相對人造成的損失應該賠償
7.沒有可能實施的行政行為應屬于
A.有效行政行為 B.無效行政行為
C.可撤銷行政行為 D.效力待定的行政行為
8.除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外,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的一般期限是
A.7個工作日 B.10個工作日 C.20個工作日 D.30個工作日
9.下列屬于精神方面權益的行政獎勵是
A.授予榮譽稱號 B.發(fā)給獎品
C.發(fā)給獎金 D.晉職
10.某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裁決甲因出售變質食品賠償乙醫(yī)療費2000元。某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的行為是
A.行政命令 B.行政指導
C.行政裁決 D.行政訴訟
11.下列不屬于行政征收的是
A.稅務部門向某企業(yè)收取法定稅額 B.某礦廠向國家繳納資源費
C.張某因交通違章向交警部門繳納罰款D.乘客向國家繳納機場建設費
12.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為1日以上
A.10以下 B.15日以下
C.30日以下 D.60日以一下
13.行政處罰簡易程序中的較小數(shù)額罰款,是指對公民罰款在
A.20元以下 B.50元以下
C.100元以下 D.200元以下
14.根據(jù)《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下列案件中行政相對人有權要求組織聽證的是
A.劉某被交警罰款l00元 B.某超市被工商部門罰款1000元
C.某企業(yè)被環(huán)保部門責令停業(yè)整頓 D.王某被某縣公安局通報批評
15.下列屬于抽象行政行為的是
A.行政許可 B.行政獎勵
C.行政立法 D.行政處弱
16.下列關于行政指導的表述,錯誤的是
A.行政指導具有強制力
B.行政指導不直接產生法律后果
C.行政指導屬于“積極行政”的范疇
D.行政指導是行政主體的社會管理行為
17.下列聽證須公開舉行的是
A.涉及個人隱私的聽證 B.涉及商業(yè)秘密的聽證
C.涉及社會大多數(shù)人利益的聽證 D.涉及國家秘密的聽證
18.回避制度是為了保障實現(xiàn)行政程序的
A.程序公正原則 B.效率原則
C.權責統(tǒng)一原則 D.相對人參與原則
19.下列關于行政不當特征的表述,錯誤的是
A.狹義上的行政不當不構成行政違法
B.行政不當針對的是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C.行政不當不需要承擔行政責任
D.行政不當指不合理、不適當?shù)男袨?/p>
20.同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其在行政復議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是
A.行政復議申請人 B.行政復議被申請人
C.行政復議代理人 D.行政復議第三人
21.下列關于行政復議的表述,正確的是
A.行政復議只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B.行政復議只審查行政行為的適當性
C.行政復議既要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又要審查行政行為的適當性
D.行政復議只審查行政行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22.下列情況中將引起行政復議法律關系全部消滅的是
A.申請人撤回復議申請,復議機關同意并記錄在案
B.申請人死亡
C.被申請人改變具體行政行為
D.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作出決定
23.下列屬于司法審查范圍的是
A.國防行為 B.外交行為
C.行政立法 D.行政處罰
24.下列屬于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的是
A.某企業(yè)訴某縣工商局違法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的案件
B.王某訴某海關對其違法罰款的案件
C.趙某訴某鄉(xiāng)政府違法收費的案件
D.王某訴某區(qū)公安局違法拘留的案件
25.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而提起的訴訟,下列關于本案管轄權的表述,正確的是
A.只能是原告所在地法院 B.只能是被告所在地法院
C.原告和被告所在地法院都有管轄權 D.被告的上一級機關所在地法院
26.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做出第一審判決的期限是
A.1個月 B. 2個月
C.3個月 D.6個月
27.張某,l7歲,在被行政拘留過程中被某民警毆打致死,如提起國家賠償,行政賠償請求人是
A.張某的父母 B.張某所在街道
C.張某就讀的學校 D.張某本人
28.根據(jù)《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行政賠償?shù)臅r效是
A.6個月 B.1年
C.2年 D.4年
29.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是
A.按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B.按當年當月職工日平均工資
C.按申請人上年度實際日工資 D.按當?shù)鼐用袢掌骄钯M
30.下列關于行政補償?shù)谋硎觯_的是
A.行政補償前提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違法
B.行政補償只能發(fā)生在損失之后
C.對行政補償不服不能提出行政訴訟
D.行政補償只能是金錢補償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l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行政行為主體合法的要求有
A.行政機關合法B.人員合法
C.委托合法 D.時間合法
E.步驟合法
32.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包括
A.主體要件 B.主觀要件
C.客觀要件 D.功能要件
E.時間要件
33.行政立法的原則包括
A.依法立法原則 B. 民主立法原則
C.科學立法原則 D.立法效率原則
E.立法優(yōu)先原則
34.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作出的判決有
A.行政賠償判決 B.撤銷判決
C.確認判決 D.變更判決
E.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35.根據(jù)《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行政賠償?shù)姆绞接?/p>
A.金錢賠償 B.返還財產
C.恢復原狀 D.精神損害賠償
E.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內部行政行為
37.行政征收
38.行政給付
39.行政程序法
40.行政違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l5分。
41.簡述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
42.簡答行政行為的效力。
43.簡述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含義。
五、論述題:本題l0分。
44。試述國家行政機關的特征。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l0分,共20分。
45.2012年2月ll日,甲市A區(qū)人民政府在萊村召開動遷大會,慕村居民吳某的別墅在動迂范圍內。2013年3月30日昊某的房屋被強遷,未得到補償和安置。為了解事實情況,吳某于2014年8月4日遞交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至A區(qū)人民政府,要求區(qū)人民政府公開拆遷補償及安置的法律依據(jù),但遭到拒絕,口頭答復理由是“不是我們做的”,并拒絕書面回復。
問題:(1)如吳某申請行政復議,要求區(qū)政府履行職責,復議機關是誰?請說明理由。(5分)
(2)如吳某不經復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本案哪個法院具有管轄權?為什么?(5分)
46.1995年1月,朱某與樊某合伙開辦某貿易有限公司。由公司出資,樊某經手購得一塊荒地,面積3畝。l995年1月19日,A市B區(qū)C鄉(xiāng)人民政府根據(jù)當時的政策作出《關于同意征(占)用土地的批復》,將該塊荒地批復給樊某建房。后樊某退出某貿易有限公司,并與朱某約定該土地使用權歸朱某所有。1997年7月,朱某在該地開發(fā)房產項目,并于同年7月28日與鐘某簽訂承包工程協(xié)議書,約定由鐘某承建房產開發(fā)工程。1998年因工程款糾紛,鐘某向B區(qū)法院起訴朱某。B區(qū)法院受理后,于1999年4月9日作出判決,判決朱某償付鐘某工程款等損失26萬元。1999年8月16日,8區(qū)法院作出民事裁定書,裁定將被執(zhí)行人朱某所有的土地及房屋抵償給申請執(zhí)行人鐘某。鐘某又將該土地使用權轉讓給肖萊。鐘某持民事裁定書和鐘某與肖某簽訂的轉讓土地使用權協(xié)議書向D街道辦事處申請辦理土地換證。D街道辦事處于l999年8月25日作出同意征(占)用土地的批復,將原屬樊某的3畝建房用地,換證給肖某。
(附:l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yè)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1999年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yè)建設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問題:(1)D街道辦事處做出的同意換證批復行為是否合法,為什么?(5分)
(2)如果以D街道辦事處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朱某是否具有原告資格?為什么?(5分)
全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行政法學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課程代碼0026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C 2.B 3.D 4.C 5.C
6.B 7.B 8.C 9.A 10.C
11.C 12.B 13.B 14.C 15.C
16.A 17.C 18.A 19.C 20.D
21.C 22.A 23.D 24.D 25.C
26.D 27.A 28.C 29.A 30.A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ABC 32.ABCD 33.ABC 34.ABCDF 35.ABCDF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指行政主體在內部行政組織管理過程中所作的只對行政組織內部產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
37.指行政主體為了取得國家的財政收入及宏觀調節(jié)經濟活動的需要,根據(jù)網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依法向負有義務的行政相對人強制地、無償?shù)卣骷欢〝?shù)額金錢或實物的具體行政行為。
38.指行政機關對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或其他特殊情況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或政策等規(guī)定,賦予其一定的物質權益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
39.指調整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的過程中所遵循的程序的法律規(guī)范和原則的總和。
40.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義務,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
四、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毎小題5分,共15分。
41.(1)表明身份。
(2)說明處罰理由。
(3)給予當事人陳述和申辯的機會。
(4)制作筆錄。
(5)制作并當場交付處罰決定書。
(6)備案。
(答對每點給1分,總分不超過5分)
42.(1)公定力。(1分)
(2)確定力。(1分)
(3)拘束力。(1分)
(4)執(zhí)行力。(2分)
43.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2分)它是貫穿于行政法關系之中,指導行政法立法與實施的根本原理或基本準則。(1分)行政法治原則對行政主體的要求可概括為依法行政,具休可分解為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2分)
五、論述題:本題10分。
44.(1) 國家行政機關具有高度政治性和權威性。(2分)
(2)國家行政機關具有執(zhí)行性和法律從屬性。(2分)
(3)國家行政機關具有相對獨立性。(2分)
(4)國家行政機關具有適應性和創(chuàng)造性。(2分)
(5)國家行政機關具有統(tǒng)一性和層級性。(1分)
(6)國家行政機關具有社會性、專業(yè)性和服務性。(1分)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1)復議機關是甲市人民政府。(2分)
《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3分)
(2)甲市中級人民法院具有管轄權。(2分)
《行政訴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3分)
46.(1)不合法。(2分)因為根據(jù)1999年《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yè)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1999年《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yè)建設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因此,變更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職權應屬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本案中,D街道辦事處不具有變更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職權。D街道辦事處于1999年8月25日作出的“同意換證”批復的具體行政行為,與法律規(guī)定不符,超越其職權。(3分)
(2)朱某有原告資格。(2分)《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本案中,D街道辦事的批復換證行為和朱某有利害關系,因此具有原告資格。(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