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00319)行政組織理論真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最集中地體現國家的階級性質,其核心問題是鞏固國家政權,這是行政組織的()
A.文化功能
B.經濟功能
C.社會功能
D.政治功能
2.下列屬于行政組織靜態研究的內容是()
A.行政組織的建立與管理
B.行政組織的變革
C.行政組織的體制
D.行政組織的生命周期
3.法國完成中央集權化的行政框架的重要標志是()
A.保民官的設置
B.執政官的設置
C.監察官的設置
D.大法官的設置
4.下列屬于封建制時期英法行政組織特點的是()
A.王權與教權的關系十分密切
B.行政組織職能簡單且未明確分化
C.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單一不變
D.行政組織以經濟和社會職能為主
5.建立在長期形成的傳統風俗和習慣基礎之上的合法性權威類型是()
A.傳統權威
B.魅力權威
C.法理權威
D.正式權威
6.按照韋伯的觀點,下列屬于魅力型組織特點的是()
A.組織結構的高度穩定性
B.組織內部管理的非專業化
C.組織具有強烈的守舊性和宗教性
D.行政人員的任免與升遷取決于統治者的親疏、好惡等個人因素
7.提出“雙因素激勵理論”的美國行為科學家是()
A.馬斯洛
B.麥格雷戈
C.赫茨伯格
D.梅奧
8.下列屬于人本主義組織理論基本觀點的是()
A.強調“組織結構”而非“組織功能”
B.強調人、技術和制度在組織中的同等地位
C.希望通過人際關系的改善來提高企業組織的效率
D.對人的激勵只重視經濟方面,忽視社會和心理方面
9.在一定的管理工作量或地域條件下,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之間的關系是()
A.正比例關系
B.反比例關系
C.對等關系
D.遞進關系
10.政府參與程度最高的網絡型政府組織類型是()
A.專門類型式
B.服務合同式
C.渠道性伙伴關系式
D.供應鏈式
11.省級教育部門在普通高校招生時,會根據教育部的目標和所轄區域的考生情況等確定符合本省情況的招生指標等目標,這種目標制定方法屬于()
A.目標綜合法
B.目標分解法
C.目標滾動法
D.資源規劃法
12.用公安局對于“110”報警電話的回應速度和態度來評估組織目標的實現程度,其所依據的是目標評估的()
A.數量標準
B.回應性標準
C.質量標準
D.成本標準
13.根據職責分配關系,行政組織縱向分工中的基層行政組織屬于()
A.協調指揮層
B.決策層
C.監控層
D.技術操作層
14.根據行政組織服務的人群、財物等的不同而進行部門設置,這屬于行政組織橫向分工中的()
A.按業務性質分工
B.按管理程序分工
C.按管理對象分工
D.按地區分工
15.行政組織的法定最高決策權由兩個以上人員組成的集體或委員會所執掌,這種行政組織體制是
A.首長制
B.復合制
C.混合制
D.委員會制
16.以設置的時間為標準,可以將行政組織分為()
A.統率機關與被統率機關
B.業務機關與輔助機關
C.常設機關與臨時機關
D.中央行政機關與地方行政機關
17.下列屬于系統權變理論時期行政組織設置原則的是()
A.封閉回路的原則
B.人與組織平衡的原則
C.層級節制與幅度適中的原則
D.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互動的原則
18.下列行政組織自身管理方法中,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新型管理方法是()
A.魅力型管理
B.情感型管理
C.市場化管理
D.規制型管理
19.下列屬于內容型激勵理論的是()
A.成就需要理論
B.目標設置理論
C.期望理論
D.強化理論
20.組織激勵的五力模型指的是()
A.引導力、驅動力、壓力、規范力及自我激勵
B.驅動力、推動力、壓力、規范力及自我激勵
C.驅動力、向心力、壓力、規范力及自我激勵
D.驅動力、推動力、壓力、約束力及自我激勵
21.學習型組織的靈魂是()
A.自我超越
B.系統思考
C.共同愿景
D.團隊學習
22.認為大部分團隊都會在壓力面前出現“智障”的學者是()
A.福里斯特
B.大衛·加爾文
C.阿吉里斯
D.巴納德
23.作為一種新的政府變革潮流,政府流程再造的出發點是()
A.政黨
B.公眾
C.政府
D.利益集團
24.準確體現中國政府流程再造實踐進展的是()
A.整體性政府——效率政府——智慧政府
B.效率政府——整體性政府——智慧政府
C.智慧政府——整體性政府——效率政府
D.效率政府——智慧政府——整體性政府
25.在英國政府改革中,1997年上臺的布萊爾政府推行的改革是()
A.“整體性政府”
B.“合作型政府”
C.“開放公共服務”
D.“放松型政府”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26.韋伯認為,現代科層制組織的基本特征包括()
A.專業化
B.層級化
C.規則化
D.非人格化
E.技術化
27.行政組織的外部目標包括()
A.提高社會生產效率
B.管理組織資源
C.維護社會公平
D.國應社會公眾的要求
E.提供公共服務
28.合理的行政組織結構的標準主要包括()
A.任務與組織平衡
B.滿足領導人個人需要
C.各個組織、人員之間按比例配置
D.分工明確,合作良好
E.適應環境,具有彈性
29.下列屬于規制型管理方法主要內容的有()
A.工作內容豐富化
B.組織標準化
C.工作秩序化
D.管理規范化
E.工作時間彈性化
30.強化理論認為,強化的類型包括()
A.正強化
B.負強化
C.自然消退
D.完全強化
E.相對強化
31.政府流程再造的主要特點包括()
A.強調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
B.是多向互動的系統工程
C.強調政府績效和服務質量的顯著提高
D.強調制度創新而忽視技術創新
E.強調對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2.簡述中華民國行政組織的特點。
33.簡述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五種需要。
34.簡述網絡型組織的治理機制。
35.簡述目標管理的優點。
36.簡述我國推進政府流程再造的目標價值。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7.試述組織激勵的特質,并結合實際談談組織激勵的現實功能。
38.試述在政府中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必要性,并結合實際談談在中國政府中創建學習型組織可能會遭遇的障礙。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14分。
39.
材料一:2018年9月27日,海南省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在省人大會堂召開,確定了《海南省機構改革方案》。海南是全國首個進行省級機構改革的省份,是機構改革的“排頭兵”。此次海南省機構改革,把著力點放在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出制度設計和安排,突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相較于改革前,改革后海南設置黨政機構55個,其中省委機構18個、政府機構37個。
材料二:生態是海南的生命線,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為了適應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需要,2018年海南省將過去分散于國土資源、水利、農業、發改等部門的污染防治職能整合起來,組建了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建立起大環保的管理體制.“組建省生態環境廳整合了分散化、碎片化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能,使得新機構能夠統籌各類環境因子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監管等工作,對推進生態環境監管、生態文明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海南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同志說,新的機構能統籌全省生態保護,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解決了過去“九龍治水”分散環保的體制。
問題:
(1)從行政組織改革的具體內容來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改革分別著重于理順什么關系?(6分)
(2)試結合材料二分析海南省成立生態環境廳的緣由是什么?(8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1.D 2.C 3.C 4.A 5.A
6.B 7.C 8.C 9.B 10.B
11.B 12.B 13.D 14.C 15.D
16.C 17.A 18.C 19.A 20.B
21.B 22.C 23.B 24.B 25.B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26.ABCDE 27.ACDE 28.ACDE 29.BCD 30.ABC 31.BCE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2.
(1)中華民國行政組織在其初創期,接受西方三權分立與民主共和國的思想。
(2)孫中山提出的政權和治權相區別,在國民大會下實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并立的思想,具有歷史進步意義。孫中山逝世后,這一體制未得到真正實現。
(3)從法律上確立了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治體制。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選任機關是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4)在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上,國民政府沒有實現孫中山的均權制主張。
33.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愛和歸屬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實現的需要
34.
(1)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
(2)簡單靈活且具動態性和前瞻性;
(3)網絡型組織的治理機制是介于自動調解和強制調解之間;
(4)重視隱含契約在網絡型組織治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5.
(1)獎勵作用明顯;
(2)管理成本低;
(3)資源配置效率高;
(4)有利于組織發展。
36.
(1)政府流程再造是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
(2)政府流程再造是推動政府機構改革的需要
(3)政府流程再造是提高行政績效、降低行政成本的需要
(4)政府流程再造是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的需要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7.
(1)組織激勵的特質包括:
①組織激勵的層級性;
②組織激勵的互動性;
③組織激勵的多元性。
(2)基于組織激勵的特質,組織激勵的現實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①激勵能夠調動人的熱情和積極性;
②激勵能激發人的潛能,提高人的能力;
③激勵能提高個體的工作績效,營造良好的組織氛圍,增強組織的整體效能。
38.
(1)在政府中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創建學習型組織是政府應對全球化挑戰的需要;
②創建學習型組織是增強政府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③創建學習型組織是政府改革和創新的輔助手段;
④創建學習型組織是提高政府公務員素質的重要途徑;
⑤政府創建學習型組織是創建學習型社會的關鍵所在。
(2)在政府中創建學習型組織的障礙與難點:
①政府組織中的體制性障礙;
②政府組織成員的科“自利經濟人”傾向;
③政府組織中的“官僚文化”;
④政府組織中的技術障礙。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14分。
39.
(1)
①理順行政組織與執政黨的職能關系;
②理順橫向的專業的微觀管理部門和綜合的宏觀管理部門的關系;
③理順橫向的決策、執行部門與監督、信息部門之間的關系。
(2)
海南省行政組織改革中,堅持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改革的目標,把轉變政府職能
作為機構改革的關鍵。海南省成立組建生態環境廳,是為了推進本省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助于對推進生態環境監管、生態文明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的機構能統籌全省生態保護,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解決了過去“九龍治水”分散環保的體制。